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诸葛瑾问政 (第5/7页)
出来,在现代也一定是个大大的人才。 然而这样的人才真的不多见。 董良的优势在于见多识广,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系统教育。 如果真让他潜下心来去研究治国理政,在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太守绰绰有余,但这样显然就放弃了他最大的优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有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有一个时代特定的上层建筑。 董良虽然见多识广,但也很难照搬照抄。他可以做到的事,是将许多后来的制度拿出来,让诸葛亮他们看一看,给他们指明前路。 让他们去其糟粕,选其精华,根据这个时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整适应。 董良起到的作用是是点亮大海上沿岸的一座座灯塔。 诸葛亮、刘备等人起到作用,则是掌握着自己手中的木船,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进行选择,向哪一座灯塔前进。 董良可以对他们做出影响,但不可能替他们进行决定。 这也是董良为什么选择跟随诸葛亮、刘备一起前进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志向多少有一点点相同之处。 董良有信心对于诸葛亮、刘备产生一些影响,但是董良没有信心能够对曹cao和孙权产生足够的影响。 董良甚至可以想到,如果自己就这样的去面对这两个人,很可能连面都见不到,就在门外的护卫一句“你**谁啊?”就被赶走,或者直接抓走下狱。 当然董良也可以选择从零开始,真正的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往上爬,等他爬到中层,能够对曹cao、孙权两人产生一些小小的影响的时候估摸着黄花菜都凉了。 还不如像现在这样,一开始就跟着刘备走,那是直接影响一个集团的最高领导。….而对于诸葛瑾谦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