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诸葛瑾问政 (第4/7页)
举荐看起来客观一些。 虽然诸葛瑾私下里也知道诸葛亮和董良的关系很好,但是也知道避嫌不能避的太疯魔。 何况通过诸葛瑾这段时间对于董良的了解,董良这个人确确实实的对于江东许许多多的有名的文武人才的能力很有把握。 像是对于周瑜的重视,对于虞翻和阚泽的重用,虞翻和阚泽这两个人,诸葛瑾自己虽然也听过一些名声,但毕竟一个在会稽,自己在吴郡相隔数百里未曾谋面,对于此二人之才,了解的反而不如陌生人董良知道的更真切。….这也是如今都到了刘备的手下,自己和这两人有了些接触,才知道这两人的才能确实不俗。 所以,诸葛瑾也相信董良对于自己的才能也肯定是有所把握的,所以才肯举荐自己,这样诸葛瑾自己的心中也好受一点。 “我此番前往交州,人生地不熟,不知存初可有什么见教?” 诸葛瑾这样一说,可把董良弄得惶恐了。 “哎呦呦,子瑜先生哪里就说这样的话?我才疏学浅,不及先生远甚,怎敢提见教二字?” 董良这句话不是卑微,也不是过度的舔狗。真论及在这古代,统治一州之地,处理政务,董良是真的比不过诸葛瑾。 人才在哪里都是人才,在哪个时代都能展现自自己的一些锋芒。是金子到哪里都是要发光的。 董良说实话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真让自己实际的去cao作一个国家,去搞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政策,他也完全搞不定。wap..OrG 毕竟在特定的生产力之下,不让生产力进行跃进,只能根据现有的情况而设计出一套有用的制度。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在现代设计出来,那么在古代也能,在古代能设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