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 教科书 (第3/7页)
己已经逝去的记忆。 如此一来,董良编撰出来的物理教材还算的上是厚厚的一本。 各种知识也算详实,还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佐证。 董良也可以拿着后世存在的一些先进的又简单容易理解的机械技术让学生们开拓视野。 并且启发他们去发明创造。 但是对于化学教材的编撰,就让董良感到更加的痛苦了。 冥思苦想一番,最终也只得到了薄薄的一小册。 化学反应相关的研究实在是过于抽象,各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单凭rou眼也很难得到观测。 董良只能先给化学定下一个定义,这还是董良在刚刚接触到化学的时候,他的老师给的一个需要背诵的概念。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还有一句区分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话。 那就是物质与物质之间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的就是化学反应。 最后笼统的将脑海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常识记录下来。比如大气大概存在着什么成分,像什么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董良写着写着就开始挠头。 咬着笔杆子,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写下去。 搜肠刮肚的回忆着为了应付考试而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 只知道电解水可以产生氧气和氢气,可是现在又没有电…… 不过蜡烛的燃烧试验大致可以记得清楚,是可以消耗掉氧气的,也许这样可以证明氧气的存在? 哎呀,不管了,先这样写下来吧。 毛笔摆着尾巴,便在纸上留下了一行墨迹。 至于二氧化碳如何证明,董良也记得,大概是燃烧之后的废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