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表弟很给力_第360章 小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0章 小七 (第1/4页)

    第三百六十章

    在新币制上,吴正义做了保留。

    没有推出纸币来取代金属货币。

    不是他不知道金属货币的局限,而是他在追求稳定而已。

    还是那个理由。

    现在就推出纸币,没必要也不现实。

    纸币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太过超前了。

    而且大唐的货币注定要成为世界性的货币,接受过债券这种结算凭证洗礼的唐人都无法接受纸币,更不要说其他国家的人了。

    金属货币在可见的未来,都会是这个世界的主流货币。

    再有就是必要性,大唐乃至这个时代的市场规模都不算大,人口数量有限,金属货币完全可以满足流通需求,完全没必要去发行技术要求更高的符号货币。

    新币制的出现让大唐的商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阵痛,但是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货币投放对经济的正向作用毋庸置疑。

    新币的设计很科学,所有的硬币都带有边缘锯齿,冲压技术的使用,材料学的进步,足以保证货币本身的价值不被造假,其他人就是想要仿制,也会因为技术和材料不到位,使得造假成本远远超过假币本身的面值。

    新币推行半年,被市场基本接受,朝廷陆续向民间投放了价值八千万银币的新币,日常交易中,新币成为主流。

    回收的铜钱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岭南在建的精炼铜厂。

    这些铜钱会在未来几年变成重要的工业原料,推动大唐的电力和工业发展。

    兑换回收的金银送往琼州的铸币厂,一部分变成流通的金银币进入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