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居安思危 (第1/7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个消息是大唐在美洲发现了巨大的金矿和银矿矿藏,还找到了一个预计储量超过八百万吨的铜矿。 仅仅是这些金银铜矿便足够大唐未来几百年的货币原料需求。 另一个消息是,琼崖科研所完成精炼铜的电解生产工艺研究,大唐的精炼铜产量将在两年内增加二十倍! 天元四年九月,第一家电解铜厂将在岭南投入生产,大唐将彻底摆脱精炼铜产量不足的困扰,铜制品的价格将大幅度降低。 第一条消息解释了朝廷金库中天量金银的来源。 第二条消息将铜币的稀缺性直接打破,让铜钱失去了作为主流货币的本身价值。 朝廷拥有天量的金银储备便拥有了稳定新币制的基础,即便是强行推行新币,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新旧货币的兑换,而且还有能力解决官发债券的兑付问题。 精炼铜的增产让琼崖侯府掌握了铜的定价权。 朝廷与琼崖侯府合作,强强联合,铜钱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已成既定事实,民间想要拒绝新币制已经不可能了。 别的不说,只要琼崖侯府把铜价压到低于同等重量铜钱价值的程度,开元通宝原有的价值就会大幅度缩水,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不管琼崖侯府会不会这样做,提前把手里的铜钱换成与铜本身价值脱钩的新币都是避免损失的最佳选择。 关于铜币与银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的原因,吴正义也给出解释。 新币制是以黄金作为价值基础,如果国库的黄金大量流失,就会增加新币制体系下的货币兑付风险,降低朝廷对货币体系的管控能力。 无论是旧的铜钱还是新的货币,都存在着超发的可能,为了尽可能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