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2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85节 (第5/7页)

之。”

    就是你有这个力量,你为什么不去削弱他们一下?

    这个建议杨尚义、周尚文都是同意的,只不过他们没想到是一个文臣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文臣总是倾向于阻止军队出击。

    剿套,也是要粮草的。

    另外一个建议是少府的一名郎中宋衡所提,他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战争。

    宋衡不过四品官,在这个场合那是算不得什么,但大朝会允许大小官员说话,所以他也就讲了,他认为朝廷要逐步收紧和鞑靼的贸易,在大同镇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控向鞑靼人出售盐、铁、布帛等物资。他认为以往军力不强,如此做法,只会让急躁的鞑靼人寇边劫掠。

    但是随着朝廷各路军马不断北出大漠,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抵御鞑靼的实力。而且不论他们从哪里入关,官军都可作出反应。

    在此基础上,应该为了复套的国策专门勘定边境贸易的法度,并且对仍然和鞑靼保持贸易往来的商人严加打击。

    这其实就是一种封锁。先前在大同也一定程度做过,而且本身明朝就是禁止与鞑靼互市的,只不过私下里走私很多,而按照宋衡的建议,朝廷的措施应该更加坚决,要有开海那种力度。

    实际上也不是朝廷不坚决,贸易战是双方都有伤害,因为双方的百姓都有互市的需求。

    但朱厚照细细思索,其实军事上的sao扰加经济上的封锁,有个两三年,鞑靼人一定实力大减,到那个时候,朝廷出击的胜率也是最高的。

    但经济封锁有个缺点,就是鞑靼人可能会真的活不下去,他活不下去怎么办?也只能南下劫掠。

    这样,明蒙战争可能在今年就会发生。多少会有些措手不及。

    而话说回来,万一胜了呢?

    这种战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