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第7/9页)
都是凝态物理领域的专家,但数学也是有一定水平的,牵扯到复杂数学的论证,想理解确实不容易,但只是数学框架与分析,还是能够听得懂的。 上去做报告的数学家叫吕万同,五十多岁的年纪,还是个拥有一级职称的数学教授,水平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他讲解的非常细,“我们对于这一部分数据,可以列出对应的函数……” “再结合之前的数据,做出了相应的曲线分析。” “最终结果表明,复杂分子展现的超导激发趋向更高……” “……” 台上吕万同做讲解的时候,也不由得频频的看下王浩。 即便他是个一级的教授,能力水平也肯定赶不上王浩,尤其在数学分析领域,王浩才是最有权威的。 吕万同都有点担心,他说到一半就被王浩打断指出错误。 汪承林也注意着王浩,他也有同样的担心,但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因为相关的数学分析工作,他也参与了进去。 他们从头到尾,几次梳理整个过程,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另外,他们可是拥有四个数学教授参与工作,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是有影响力的。 三个臭裨将,顶不上一个诸葛亮。 四个还不行? 汪承林也知道一点物理实验室的成果消息,似乎是在交流重力场的研究上有新发现。 具体情况就不清楚了。 但是,不管物理实验室有什么成果,他认为双方的研究,已经不存在直接关系了。 物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超导机制,而他们申请的研究方向是高温超导材料。 这和交流重力场的方向以及超导机制方向的分离是一样。 同样的起点,不同的方向。 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