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第6/9页)

室。

    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

    这一次不用再去更多的介绍,扫上一眼就发现都是认识的人。

    王浩和其他人打个招呼,寒暄一下,找了个位置坐下,没等多久就见到了汪承林一行人。

    他们一行来了八个人,明显是一个大团队。

    汪承林也主动做了介绍,除了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员,另外四个都是首都大学的数学教授,分别是尤宇光、吕万同、田虹以及崔晓林。

    在见到王浩时,汪承林还是感觉有些尴尬,因为他们的研究就是王浩说的方向,但见了面尴尬过去也就平淡了。

    之后就直接进入项目评审会。

    王浩是坐在第一排,和吴晖院士坐在一起。

    吴晖小声问道,“你觉得他们这个研究怎么样?”

    王浩摇头,“方向错了。”

    “我看他们的结论还是很好的。”吴晖有些不解的说道。

    王浩道,“我不是针对他们,但是你看我们的研究,是结合交流重力场实验去研究超导机制,而不是说直接去研究高温超导材料。”

    “他们现在等于是跳过了机制,直接就想分析出材料,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吴晖思考着点了点头。

    汪承林团队对研究的讲解,就是直接进入到数学分析阶段,他们的报告也是这样,就是根据一系列实验数据,搭建对应的数学框架,来做出后续的研究分析。

    这个研究之所以被认为成果斐然,就是因为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那么可以想象,后续有更多的数据支持,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结论,从而慢慢揭露出材料超导温度的规律。

    项目解释就是上去个数学教授,仔细对于数学分析工作做说明。

    整个会议厅里,大部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