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4 (第2/4页)
道:“龙井、大红袍、碧螺春、毛尖跟铁观音……这些是吗?我对茶叶研究不多,剩下的就不知道了。” 圆无点了点头,“对的,还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祁门红茶跟刘安瓜片。而毛尖呢,则分为信阳毛尖还有都匀毛尖,两者都名列十大名茶。” 李子木连连点头,还真长见识了。 十大名茶这种东西,因为电视剧的原因,什么铁观音、碧螺春的出现的多,也就记住了。毛尖也有名,不过还真不知道还分两种。尤其是什么毛峰、瓜片的,他真是一脸蒙了。 “这些茶叶,它们的制作过程都是不同的,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李施主是诸州人,上次李施主招待老衲的茶水,看茶叶的模样与形状,应该是龙井的制作方式。” 诸州市跟龙井的发源地,二者同属于一个省份,民风习俗十分相似。因为气候原因,栽种的茶树估计也是同一种。 李子木之前可没特意制作什么茶叶的概念,他那点炒茶的手段,不过都是根据记忆中李康平炒茶的手法,跟着做而已。 不过想想,他也买过专门的龙井送过客户。龙井茶的色泽,茶叶形状,确实跟李水村自制的茶叶差不多。 “既然李施主比较熟悉龙井的制作方法,老衲也刚好懂一些。如果施主有兴趣,不妨跟着看一看。”圆无笑道。 李子木当时拿出的净心茶茶叶,味道实在出众。 可惜,制作过程差了一些,其中温度更是没有把握好,不仅茶叶失去了不少清香,不少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更是被揉碎,实在可惜了。 李子木当然同意,有个老师手把手教,那不错啊。 圆无大概是理论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