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9章 行业大佬的忧虑 (第2/5页)
按照沐阳前世历史轨迹的话。 在2013年,28nm已经是主流了,有能力量产的就几家芯片厂家而已,此时的仲芯公司还在40nm挣扎,量产28nm要到2015年才能实现。 到了2015年,四星公司和TSMC某积电公司才正式宣告开始14nm的量产。 哪怕到了2018年,具备12nm制程技能能力的厂商很少,首要有某积电、格心、四星和联电; 大概时间点是2019年,能达到10nm这个量产技术水平,行业玩家就只剩下某积电、四星和英特儿了; 2019年到2021年期间,在7nm量产,只有某积电和四星两家了。 沐阳想玩的话,对28nm已经不感兴趣了。 星海集团要制造出芯片,大概在两年后,也就是2015年这個时间点,四星和TSMC正式宣告开始14nm的量产,那星海集团再玩14nm也没啥意思了。 14nm跨到10nm是一大步,所以,要玩就从10nm开始,甚至7nm,永远要比国际巨头领先一代。 如果产能上来了,沐阳就打算只玩7nm了,甚至更先进的5nm、3nm、2nm,要是再狠一点,廉价倾销,直接玩死这些芯片巨头。 当然,被告倾销和垄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想狠也狠不起来。 但不管如何,至少国内高端芯片不用再担忧被老外卡住了。 虽然未来几年高端芯片市场会被7nm、10nm、14nm和16nm工艺占据,但40nm、28nm等工艺并不会退出。 物联网设备、iot、基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