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3章 郑一强教授被星海集团的智能生产系统震惊了 (第9/10页)
下,这个的确让他自豪。 他要做的,就是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车间,往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现在芯片硬件落后,锂电池还没有批量生产出来。 如果芯片和锂电池达到他的要求,不需要吊车搬运的物品,都可以实现自动搬运,自动充电。 工人完成任务,按下搬运,安装有电机和锂电池的搬运车,自动把物品搬运到下个工序工位,哪里还需要人工cao作卡车搬动。 当然,如果是车间内物品转移,传送带的功能就可以实现了。 星海集团不同于其它工厂,依然没有采用计件工资制度,这在江南省的民营企业不太可能的。 计时工资制度,工人会磨洋工,有很多弊端。 但在星海集团,想磨洋工非常难,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都有详细的统计,工位上显示本岗位当天已做多少,未做多少件,时间节点控制得很准,最主要的是,星海集团全自动化程序非常高,工作节拍控制得不快不慢,机器不等人。 在流水线做工的人都知道,想偷懒真的难,而且还有主管盯着,有智能生产系统追着,主管上面还有经理和副经理盯着生产进度,做了多少,车间现场的可视化数据屏幕呈现得非常清楚。 计时工资制度最好的就是质量稳定,实行“零缺陷”制度,对质量要求非常苛刻,如果有缺陷的产品流到包装发运阶段,包装以上流程,质检、工人和主管领导都要受到严重惩罚。 包装工和包装质检员发现有问题,发现一个奖励五百元,这钱就由上道流程工人、质检和主管领导分摊。 如果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入市场,那包装工和包装质检员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