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十九章 何为入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何为入仕 (第12/16页)

斋啊,这平日来你府上的人是不少,可我看着,也没几个成气候的啊?”

    和珅也颇为无奈,道:“诚斋啊,这朝廷里,有才干的人,大多都自负才望,哪里愿意和我交往?来的这些,说白了,也不过是花钱买个财路,我这里送了银子,他们去了知府道台衙门,收钱的法子可一个比一个多呀。”福长安字诚斋,和珅也常以字称。

    福长安道:“这样下去,我看不是个法子。这些来送礼的,不过是想着做生意,又怎么能和你同心协力?只怕有朝一日,朝廷里放些对你不利的声音出去,他们还要反咬你一口呢。”

    吴省兰原本默不作声,这时也说道:“是啊,致斋,王杰董诰他们,我看得清楚,论才能,最多也就是和你不相上下。可他们有人望啊,六部里面,一半人和他们来往密切,而且他们和翰林御史,关系也不错。嘿嘿,这些人手里,可都有笔杆子啊。若是你再这样势孤力单,只有我们几个帮手。老师也是真害怕,万一皇上哪天觉得,有人能把你替下去,那只怕……皇上送上菜市口的红顶子,也不少了。”

    和珅道:“老师,这些事学生自然也在想办法。只是这汉人六部,翰詹科道,大多是些自命清高之人。他们就算为了声誉,也会投靠王杰董诰他们。更何况,王杰董诰他们背后,其实还有阿中堂啊。学生也想了许久,总是没什么好对策。”

    福长安道:“致斋,我有一计,他王杰董诰,不是仗着都察院里,有几个什么‘清流’吗?咱也弄几个上去,致斋,朝廷里有什么人,长年不得重用的,你最清楚,找那么一些,让他们去补御史的缺,这些人长年升不了官,你一保举,他们上去了,那还不对你感恩戴德?苏凌阿不就是个例子,他平日在六部,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