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菜市口菜市场 (第3/7页)
相比较,“重文门菜市场”可就是绝对的“小字辈”了。 这个“后起之秀”1976年才正式开张,而且八十年代之前的作用还仅限于服务于菜市场附近的居民。此时远不能和“菜市口菜市场”相提并论。 后来也就是因为“菜市口菜市场”给拆除了,它自身也经营的不错,才会取而代之凑上了这个空缺。 总之说了归齐,在这个时期,“菜市口菜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首屈一指,无可替代的。 应该说,洪衍武和陈力泉打得盘算确实没错。当他们到达“菜市口菜市场”之后,发现情况果然要比副食店里好一些,毕竟是地方大多了,再说也不能样样东西都有人疯抢。 其实当年凡是排大队形成抢购潮的,无非也就是那几样价廉物美又必不可缺的大众商品。 首先是豆腐、豆制品和粉丝。只要一来货,所有排队的人保准儿放弃当前的目标,一股脑涌过去,一小时之内就能抢购一空,大家这才有心思去排别的。 其次就是花生瓜子了。当时的花生、葵花子属国家统购统销的油料,要出口换外汇。京城人能在市场上见到花生,惟有过春节的时候。 这是一年一度的念想,已经不是一个好吃不好吃,或是否能用别的东西来替代的问题了。 所以谁家要是万一没排上,不说相当遗憾,就说失望的孩子们跟大人闹起别扭来,这个节也就过不好了。 再往后排,那可要属禽蛋类了。无论鸡蛋、咸鸭蛋,还是包着一层土的松花蛋,因为太过稀缺,哪怕凭本也是乌泱乌泱的队伍。何况鸡rou相较猪rou、牛羊rou还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