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三十二章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下 (第9/12页)

P。

    毕竟彼时一个三十多岁不得出仕的顶级官僚子弟,难免沦为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笑料。

    司马师被废黜禁锢,与他“参与浮华”高度相关。

    按太和四年(230)浮华案发与司马师的生年(208)来看,东窗事发时,司马师二十三岁。

    其刑期之长、禁锢之深,恐怕司马师的罪行,比何晏、夏侯玄等人要严重得多。

    只不过魏晋嬗代,为了遮掩其丑,才把何晏、夏侯玄等人推上前台。

    目前有一种声音,认为浮华十五党人之中,司马师很可能位列“四聪”之中。

    应该说,这种看法很有见地。

    (3)司马昭

    司马昭与司马师相似,在明帝朝也不得发迹。

    在景初二年(238),即曹叡死亡的前一年,才出仕封侯,大抵可以视作司马懿嫡长子(司马师)被废黜之后的安抚行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魏景初二年,封(司马昭)新城乡侯。正始初(齐王时代),为洛阳典农中郎将。--《晋书文帝纪》

    在司马师诛杀夏侯玄时,司马昭又“涕泣屡请”,可见他与其兄一样,亦深度参与了浮华一案,与夏侯玄等人深相友善。

    (夏侯)玄之执也,卫将军司马文王(即司马昭)流涕请之。--《魏氏春秋》

    按司马兄弟三岁的年龄差异来看,浮华案发时(230),司马昭二十岁,亦被长期禁锢,八年之后(238)才出仕,很有可能也是浮华十五党徒之一。

    (4)傅嘏

    傅嘏是个善于见风使舵的政治混混,其人毫无政治立场可言。

    且其曾经深度与浮华党人交结。

    浮华案发时,傅嘏二十二岁,之后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