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下 (第10/12页)
见记载,曹叡死后始出仕。 在曹马党争(240-249)时,傅嘏投靠了司马懿,事后还大骂何晏、夏侯玄,将自己的“浮华身份”撇了个干净。 (何晏、夏侯玄)求交于(傅)嘏而不纳也……嘏答之曰:“泰初(夏侯玄)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何晏)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傅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傅子》一书,是傅嘏的堂弟傅玄编撰,对于亲族的政治污点,自然是百般回护; 历代史家,均怀疑这段记载(傅嘏未参与浮华)的真实性。 近代学者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识鉴第七》中,写过发人深省的考辩文章,详细论证傅嘏与夏侯玄等人的亲善关系,可谓鞭辟入里。 篇幅所限,便不再引用。 由此可见,傅嘏无疑也是浮华案中核心成员之一。 综上所述,“浮华十五党徒”的名单,便基本浮出水面。 即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夏侯玄、诸葛诞、司马师、刘熙、孙密、卫烈、以及“畴”、“备”等十三人; 另外两人,则很有可能是司马昭与傅嘏。 关于浮华案的确切案发时间,存在一定争议。 由于该案的发起者董昭,时为司徒,但其身份又曾历经“行司徒事”与“为真(司徒)”的始末变迁,因此关于浮华案的时间勘定,至今存疑。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董昭,便是本书中的赵旻第一元老董公仁。 其人虽被曹cao猜忌甚至欲加害,但成功熬死了曹cao和孝子丕,甚至险些熬死更孝子的曹叡… 曹氏祖孙三代,真可谓哄堂大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