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66节 (第1/7页)
没有人口,柏州辖下的各项基础建设没办法开展不说,便是在农业社会里最为重要的生产数据——土地,也没办法开垦起来。 在垦殖指数上,整个柏州更是仅为0.014%。(1) 这个比例简直是少得骇人。 但也没办法,谁让柏州人少,又常年贫瘠少雨缺水。以至于眼下虽然已经进入到一年当中最为紧要的春耕时节,但入目可见的却仍旧是一片枯黄的景象。 所以成婚的事,韩彻现阶段是真没有任何心思和时间去考虑了。 今年又是柏州大规模种植棉花的第一年,也是棉花身价最为高昂的阶段。能不能让柏州百姓因此快速脱贫致富,今年便显得尤为的至关重要。 有过去年在职田里的试种经验,韩彻对今年的棉花种植一事也更为有把握了些。 跟南方开春后,气温便能快速上升不同,柏州这边的春季还会有霜冻。 在各县城职田给棉花育苗时,韩彻便选取农历三月上旬(阳历一般是四月中下旬),在专门的保护地里播种。 等到霜冻过后,再把苗株移栽到大田。 如这般“霜前播种,霜后出苗”,既有利于棉花的全苗壮苗,早发。还能加快棉花的生长发育,让它避开之后棉铃吐絮期的寒冷天气侵袭,有助于棉花达到高产又质优。 说起来对这批棉花苗株,动心思的人是真不少。朝堂那边的人便且不说了,只说柏州平洲这些地方的一些人。 虽说韩彻刺史身份摆在那,一些人明面上是不敢做什么,但总有些人会在背地里打主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