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50节 (第5/7页)

又寻来钱县丞和刘县尉交待道:“我新得了一制盐法子,不需耗费时日去煎煮,只需日晒便可得到白盐,故打算明日出城试试看。”

    闻言,钱县丞大惊:“不用煎煮,日晒便可得盐?”

    刘县尉也面露震惊的看了过来。

    其实早些时候,韩彻便曾考虑过海水制盐。

    安南不仅靠海,海岸线也较为漫长且宽广,地势还平坦。在气候上,安南虽春季雨水较多,但常年气温炎热,有助于海水自然蒸发。

    可以说,在制盐上,安南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时下食盐主要分为海盐和井盐,其中井盐是以通过打井的方法,抽取地下的卤水,将其制作成盐来食用。cao作分为凿井,汲卤,输卤再到煎盐。

    海盐则是汲取海水,对其进行煎煮。不过并不是粗糙的直接煎煮,而是也需要先纳潮,制卤,煎煮,最后才能出盐。

    就是利用海水的潮汐规律,算好时间在海边筑坝围堤,引入海水,再让它晒干,最后便可得到包含盐分的盐土。

    再搭建盐漏,底下覆盖茅草,上方覆盖盐土。之后再用海水冲淋过滤,才能得到卤水。

    再之后,便是把卤水倒入灶台上的铁锅,对其进行熬煮,得到可食用的盐。

    这种制盐方式较为复杂,用时很长,效率很低,时间长了对铁锅的损害还不小,因此时下一些不靠海的地方,多是食用井盐。

    至于海水晒盐,眼下韩彻并非见到和听闻。便是在韩彻穿越前的时代,也是一直到明朝嘉靖时期才广泛在民间使用。

    不过此时,韩彻只对二人言道:“具体结果如何,还需得我去试了才知。”

    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从古至今都极其重要的民生和战略物资。钱县丞和刘县尉自然知晓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