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73节 (第2/7页)
的高。韩彻在派遣人去教授技艺时,还让人告知各乡镇百姓,言道提花羊毛毯和滩羊之后能给大家带来的经济价值更高。 哪怕韩彻有特意交代,这两样织物都需得先存起来,待到存量足够后,官府再来组织安排给他们做售卖,大家也都在忙完当时手里的订单后,积极的参与了进来。 再加上之后也只赶工了一个多月,棉花开始进入采摘期。 于是采摘棉花,将棉花加工成各类棉织品……在以人和畜力为主要生产力的农业社会里,柏州又仅有这么点人口,这一系列的忙碌下来,可以说把柏州百姓的时间全都占据了去。 这便也是朝廷将飞梭织布机的技艺传播出去后,柏州各县城的百姓可以说,几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对于韩彻来说,这全都是他仔细计划过的。 闫家的事,也确实有他在背后做一定程度的推动。 先是斩断了闫家现阶段能走的好几条财路,接着韩彻再明确表露出对放贷人的厌恶和打击。 当然做这些事情之前,韩彻有做过仔细调查。也是柏州这地方过于贫瘠穷困,正经有门路有关系靠山的,早跑平州等更为繁华的府城去。 所以闫家虽势大,但终究有限,就更别说直接跟官府对上。 在柏州,韩彻作为刺史,掌握着整个府城的所有政务。闫家明年上是绝对不敢跟他对上,便只能暗地里想办法。 飞梭织布机被闫家偷学走,也可以说是韩彻有预谋的在给他们提供机会。 《老子·道德经》里,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不过韩彻的这一系列算计,最终还是全取决于闫家自己的选择。 所以落在外人眼中,自然就是闫家自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