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五章 欣欣向荣的京口城 (第6/7页)
变得热烈了起来。 ….但这种感觉并不坏,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发自内心的畅快也感染着他们。 对于眼前这样的场景,关平就不感到陌生,不需要董良再去做解释了。 关平知道在汝南,在豫章实行的政策,一定也在这里进行推行了。 这些孩子们可以无忧无虑的在学堂里接受一些基础教育,这是不需要学费的,中午学堂里还管一顿饭。 等基础教育完毕后便开始分流,愿意对于政务等学问进行钻研的则开始钻研准备科考。 对于科考不感兴趣或有个人特长的,在进行专门的培养,一些生活技能以及用得上的技术。也不过是两三年的功夫,便可以成为一名成熟的技术工人,走上工作岗位。 而如今正在推行的政策便是工匠分级政策,董良要求由官府牵头,邀请各个行业的熟练工匠一起商议出一套完整的技术手册。 并且将相关的考核标准明白的设立出来。 将工匠划分为九级,后三级同等级的工匠和官员俸禄们的对比,工匠的俸禄是官员的一点五倍。 中间三级是官员送出门的两倍,上三级则由官府和高级工匠评定,最低三倍,上不封顶。 董良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能够推动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吸引更多的人去发展生产力,提高技术。 免得培养出来,所有的孩子都变成官迷,都削尖脑门儿往官场里冲。 将来到底能实行成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但归根到底政策都是好的,具体的行政还要看人。 如今有刘备、诸葛亮等人在,自然不用担心吏治腐败,而这种政策的延续,到了以后还是要交给后人来处理。zWWx.org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