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章 诸葛亮又怎么样!哼╭(╯^╰)╮ (第2/8页)
些农官很多理论知识和大框架。 但是论实践水平,董良是不如的。 因为这些人还同时接受了擅长农耕的老农和从事过农业生产的官员的指导。 就比如这,董良会告诉他们要先育苗,要施肥,尝试三季稻。 但是对于稻苗的具体长势如何董良却不清楚。 王朴面对董良的询问,摇了摇头。 “不太好。” “怎么?” 王朴解释道:“播种的太早了,我们为了追求早稻,立春之前就进行了播种,死了一批。经过研究讨论之后,发现别的育苗处情况不一,成活率高的都是暖和地方的。应该是因为播种的早,温度太低了。” “现在看来应该再晚一些,在立春之后五六天进行播种最好。不过这一批已经没有实验的机会了,只能记录下来,和明年的情况作对照才能知道。” 对于这个解释和这个失误,董良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大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而且是从刀耕火种直接跳到水稻育苗,这比之最开始的旱作精工细作还不一样。 而找到的有经验的老手,一般也都是旱作农业的高手,毕竟农业发达在中原和关中。 虽然现在关中不行了。 但是这些地方都是旱作为主的。 “没关系,一切都是刚起步,慢慢积累经验嘛!这些失误都是可以容忍的,反正总会是比原来好的。” “农业技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推进的,需要一年年的积累,你选择了从事这个工作,可不能气馁啊!” 董良安慰王朴道。 王朴是个老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