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算总有疏漏 (第5/7页)
但是,计划的破产并不意味着战略目的不能达到。 这也是陈到毫不担心的原因。 如果县城之中孙静胜利了,那么自然也符合董良的目标,成功的清理了孙权这绊脚石。 如果孙静失败了,甚至更惨一些,连性命都丢掉,那么这身边的孙皎,就可以完全的继承孙静的政治遗产,从今往后,死心塌地的跟着董良对抗孙权。 毕竟孙皎被董良一忽悠,早就感动涕零,心里早就向着董良了。如果孙静真的失败了,他又和孙权有了杀父之仇,就自然就可以成功起到制衡孙权的效果。 而孙静既然有信心对孙权发起叛乱,那说明孙静手中一定掌握了一笔不小的力量,即便他败亡了,这笔力量也只会四散于城中,而不会被孙权连根拔起。 继承了这股政治遗产的孙皎,和按照董良原计划由陈到保护孙静撤离,达到的目的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和事先安排好的计划一步步的有些差池,但索性最终达到的结果都是好的。 这也说明董良在这一次的谋算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他做的正是合理合情的安排,只不过情况变化的太快,天也有不测风云,所以导致计划有了一些改变。 只不过他基本的路子走的是对的,善待了孙皎,并且挑破了孙皎和孙权的关系,还派出了陈到。 因此,只要这大方向走的对了,无论是发生了多少的变化,即便是董良做出了十条计划,只有一条能够成功,那也是有益无害,算是一次成功的谋划。 董良在机敏和洞察力上比不了诸葛亮和庞统,但是董良可以凭借自己与诸葛亮和庞统之间的信息差,而获得在部分层面和他们差不多的对于大局的掌控。 并且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