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 附庸之国 (第2/4页)
最大限度的减少驻军,还能由内而外,从上到下的影响到各个附庸国,岂能不是好事? “善。” 庆忌随即答应下来。 随即,庆忌又眉头一皱,问道:“长卿,而今曹伯通、胡子豹二人,以及列国的一众卿大夫已经被放归于其国。” “然,齐侯杵臼与齐国的卿大夫,依你看寡人应如何发落?” 对于这些人,庆忌是杀又杀不得。 放又无法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杵臼是不会感激庆忌的。 杵臼要是回到齐国,多半会记仇,然后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伐吴。 这可不是庆忌愿意看到的! 楚国这一个大敌还没有解决掉,现在又招惹上齐国,吴国岂非是四面树敌? 此时,庆忌对于杵臼只有三个选择。 要么杀,要么放,要么软禁起来,等到齐国再立一个新君。 只是,这样一来吴国与齐国的仇恨难免会加深。 闻言,孙武沉吟片刻,道:“大王,齐侯杀不得。” “若昔日之晋惠公、鲁隐公,尽皆如今日之齐侯一般,兵败被俘虏,然秦穆公与郑人都未杀之,故而国君不可死,死则不祥,请大王明鉴。” 孙武是不愿让庆忌的手中,沾染他国之君的血! 在这个讲究血统,讲究出身的时代,尤其是在中原列国,诸侯们更多是黄帝的后裔,跟庆忌是一样。 他们之间的战争,说到底是在“同室cao戈”。 这要是万一,有朝一日庆忌战败,或者是吴国的后世之君战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