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喜迎王师 (第3/4页)
免桐、舒地之忧患,不难矣。” 范蠡微微一笑,说道:“对策有二。其一,我吴军进一步攻取六邑、潜邑,以此为屏障,防止楚人侵犯,之后大王再逐年迁徙人口入桐地、舒地,经年之后,桐舒之地,就将真正成为我大吴的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二,大王召集各地封君于吴都,许以厚禄或食邑奉养,使其不得归还封地,则我吴国可直接治理桐舒之地。” 闻言,庆忌的嘴角忍不住一抽。 范蠡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但终究不是太好的计策。 逐年迁徙人口入桐舒之地,见效太慢,这样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庆忌认为划不来。 再者,夺下楚国的军事重镇六邑、潜邑,难道楚人就不会夺回去? 万一吴国将大量人口填充到桐舒之地,又守不住,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赔本的买卖,庆忌不愿干。 再者,传召桐舒之地的封君于吴都,加以软禁,赐予食邑奉养,这对于庆忌的名声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个时代,可不是不讲武德的战国时期,更不是秦汉以后的道德完全沦丧的世道。 春秋时代,固然礼崩乐坏,但诸侯们仍旧遵循灭国不灭祀的传统,总是靠着大义名分,师出有名才能灭国。 现在,桐舒之地的封君们这般热情的对待自己,一副喜迎王师的模样,庆忌要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夺其封地,岂不为世人所诟病? 日后吴军若是再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