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7章 吴国帝王世系 (第4/4页)
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 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也就是说,吴国与周王室同宗同源,祖上都是周太王。 周太王就是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本名姬亶,继承了后稷、公刘的事业,积德行义,得到国人的爱戴。 周武王姬发翦商建周之后尊称姬亶为周太王。 后来的孟子曾经赞扬太王使当时“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关于古公亶父的起源世袭,可追溯到黄帝。 从黄帝起,有长子少昊(一名玄嚣),然后是蟜极、帝喾、弃(后稷)、不窋、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 公叔祖类是古公亶父的父亲,所以算到这里,古公亶父就是黄帝的十六世孙! 算到庆忌这一代,自泰伯、仲雍至寿梦称王,吴国先后历经了十九位君主,五百多年,都是父死子继。 所以,吴王寿梦又生子馀眜,馀眜有子姬僚,吴王僚又是庆忌的父亲。 前前后后算下来,庆忌就属于黄帝的第三十八世孙,族谱为证! 这样往上,庆忌可以追溯到自己的先祖是黄帝。 “那你又如何能说,吴越两国是同一先祖?” “就是就是!越国的先祖,分明是大禹,与古公亶父或吴泰伯何干?莫非……” “越国也是黄帝后裔?” 迷惘的小羊羔的重生之吴霸春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