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266章 吴国新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 吴国新都 (第1/4页)

    吴国的新都,坐于于大江南岸,有龙藏浦(秦淮河)环绕城邑,三面环水,水网密布,交通较为发达。

    此处,属于吴国之故地,原来栖息着大量的荆蛮与山越人,后来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却仍旧未在这里建造城邑。

    因为建造一座城邑的成本可不低,以当时的条件来看,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吴国都是十分有限的。

    不过,在周景王四年,即公元前541年左右,吴国就在濑水之滨设置边邑,并筑城以防守。

    濑渚邑城是吴国为抵御楚国不断东侵的势力而建造的。

    顾名思义,濑即濑水,或称濑江、溧水、永阳江等,一般认为胥河(又名胥溪河)为其古河道的一部分;渚即水中小块陆地。

    吴国的新都,已经囊括了濑渚邑的一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十倍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濑渚邑城中,还有现成的宫殿群。

    因为随后不久,楚军就占领濑渚邑,楚平王在此处大建行宫,故而后人又称“楚王城”。

    此时,庆忌就来到濑渚邑附近巡视,盖因这座吴国的新都,已经初具规模。

    正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吴国新都的城池占地面积,基本上跟齐国的都城临淄,规制一模一样。

    新都分为大城与小城,皆有内城与城郭。

    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过大城的西南隅,两城巧相连接。

    大城的南北近九华里,东西七华里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