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天下最有钱的知县 (第2/4页)
还是更爱在这里投资。 今年是密云厂务区成立的第四个年头,真正的产能效应到了爆发期,正月还没过完哪,这边就已经进入了大生产的节奏,很有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要说对厂务区即将走向成熟期最有感受的,还是这边的密云县衙。从去年的冬季开始,密云县衙就明显感受到了变化,因为归属与他们的收益有了质的提升。 租给民商的厂区陆续开始交租金,他们在厂区的商铺铺面、也基本上全被租了出去,每月有租子钱可收,再加上古北那边榷场的租金收益,每月靠着这些进项,也有万两银元。国税那边每年留给县衙的分税,又有十万两,整个账目算下来,县衙一年的收入少说有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银元是什么概念?密云县衙所有领工资的官吏、教师一共也就一千过点人,这些人的开支总计不过五万两。开完工资后,每年还有过十万银元的结余,这哪里是一个县衙敢想的事?大明的绝大多数府衙,不要说有这么多节余了,每年的收支也达不到密云的水准。 密云知县方以智,对县衙收入的暴涨还有点无法适应,好端端的他就成了天下最有钱的知县,一年多出来的这么些钱该怎么办?他第一个想法是上交给国库。 递了个奏章给内阁和户部后,算是捅了马蜂窝。第一个赶过来的,不是户部和内阁的人,而是宣密行署专员宋权。 他一到密云便把方以智叫到了一边训了一顿,你钱多着没地儿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