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4章 对教育体系的思考和无奈! (第4/4页)
是培养官员,数量就不能太多。有十五所左右,一年毕业三四万人,已经够多的了,再多也是件麻烦事。 其实朱由检最近在琢磨一个办法,看能不能在顶层设计的时候,给专科性人才和研究性人才建一个弯道超车的通道出来。从骨子里来说,朱由检最看不上的就是那帮一心想吃国家饭,混进体制内当食腐阶层的人。但依照现有的制度来说,最终依然是这帮人会占据主流的社会资源,成为有资格分rou的决策者。 朱由检最希望的进入决策层的是哪些专业精神强,见识广博、有大量实际工作经验和破局能力的人。最好这些人,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服务于政务部门,而是中年以后进入体制内,让大明成为一个真正由精英来治国的昂扬向上的国家。 可是以他有限的经验和思维,似乎想不到一个相对靠谱和稳妥的办法。从古到后世,最有精英治国思路的办法就是科举。科举考试录用的进士差不多都是中年人,而且他们其实专业能力都超强。可问题是科举选出来的人,专业技能点有些偏离轨道。另外、由于科举太过一步登天,还产生了一个极为不好的影响,哪就是为了专业而专业,大部分人是放弃了实际工作经验,将大好的青春年华,全折腾到复习备考上了,最终还是背离了精英治国的初衷,变成了一个畸形制度。或许、精英治国本身就不具有可行性,永远不可能实现!小波不停的绝境求生崇祯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