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我的学生生涯  (第3/4页)
还得重讲。    朱桢一开始还想表现下自己的能耐,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是个‘能者多劳’的内卷机制。    因为先生们要求,凡是教过的书,学生必须达到随便起个头,就能随口接着背下去的程度。    而且不仅要会背诵,还要先抄写后默写。    最后还得把书讲解给先生听,证明自己是真的学会了。    所以学的越快,课业量就越多,学习的压力就越大。    自讨苦吃的事情他可不干,便有意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他又不用考功名,差不多扫個盲就得了,千万别累着自己。    ~~    每天下午则是练字课。    平心而论,他觉得这个对自己更有用。    大本堂规定,凡写字,春夏秋每日百字,冬日五十字。    五十字看起来不多,但首先你得写的像个字。    他连正确的握笔姿势都不会,写出的字像被台风刮过、乱马踩过,就连刚开蒙的八弟都笑话他。    楚王殿下是个体面人,哪能允许自己被个小屁孩笑话?    便找机会把老八揍了一顿……看他还敢不敢了?    当然,字还是要写好的。    自己堂堂亲王,将来肯定经常被人求着赐个墨宝,比如什么‘国子监是个好学校’之类,写的太抽象了,被人挂起来辟邪,或者放床头避孕都不太好。    好在大本堂的先生很是卑微,他只要肯学就行,并不会嫌弃他的水平。    于是大明最厉害的书法家宋璲便从扶手润字开始,手把手地教他握笔姿势,握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