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_第二百五十一章 悬壶,济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悬壶,济世 (第4/7页)

 “如果只是编撰医书,这倒是算不得多难,无非是消耗一些时间。”

    王莽很是认真的想了想,并未因为面前的人是顾担便立刻点头答应,他努力而又专注的思索着,然后开口说道:“可要在各地设置医馆,很难。暂且不提如何培养那么多的医者,单说各个医馆所需要的药材,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了。

    诚如顾哥所言,很多百姓生病了也没钱去诊治,乃至不敢去看。那国家开设的医馆,他们便有钱可去了么?如果不收钱,这笔开销怕是大到无法承受,如果收钱,最后好像也只是装点了一番门面,还是无人问津。”

    治病是要花钱的。

    所以民间基本上是小病不去治,大病治了也没用,或者说是治不起。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民间各地的医馆都很少,多是一些赤脚郎中。

    “医馆真正开销最大的地方,其实是药材。”

    顾担自己就曾在太医院任职了十几年,虽然只是挂靠,却也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但其实,药材并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贵,之所以显得有些昂贵,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药材,都是野生的缘故。

    只要不动用那些珍惜的药物,绝大多数的药物,完全可以自己去培育,只要种的数量足够多,成本自然会不断的下降,所以才需要一整个国家去努力,而不是再像现在这样,药材基本靠自己去山里挖,成本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时代当然也有药田这种东西。

    但,极少。

    而且通常都是私人所属,用来供养给权贵使用。

    真要说大批量的药田,那是一个也没有!

    说到底,医馆其实还是一个公益性质的东西,收钱多了,百姓根本不会去看病,收钱少了,那又不挣钱,所以才一直没有人去做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