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月_112|承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承月 (第4/10页)

心似缱,在梅树边。

    原来是一段江儿水。

    他的嗓子不好,多有艰难破败之处,但音节既稳、调门也准,咬字吐音尤其有灵性,颇有苏昆老派的缱绻之风。从未听如此暗哑的鸭嗓唱这段酸酸楚楚无人怨,砂纸似地触着人心,又似乱麻缠绕,格外有一种酸楚凄怆的意思。

    大家颇觉诧异,静听一曲唱罢,露生只看沈斌泉,斌泉看月泉、月泉看凌云、徐凌云转了一圈儿,又看回露生。

    露生笑道:“这可真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了。”

    原本没有收徒的意思。一来是他看重辈分,远有梅兰芳、姚玉芙,近有沈月泉和徐凌云,自己尚且年青,公然托大自尊师长,总是不妥;二来春帆年纪已经不小,怎么看也是十三四岁的大孩子了,露生心说我在这个年纪已然登台走红,他此时才寻教导,只怕大器难成。因此起初不过是顾着沈斌泉的面子。但听他唱了一段,隐隐地有些惜才的心情,不由得脱口问他:“今年多大岁数?”

    春帆哑着嗓子:“十五岁。”

    这却比想得还大,露生叹惋地点点头,教春帆在小凳子上坐下:“你这是年纪到了,变嗓子了,不过只要精心护养,十成八|九能养回来。”

    沈斌泉脸色终于缓过来了:“我看他身段嗓子,唱生恐怕不大合适,所以干脆带来让你看看。”

    这话倒是实话,凡生行走红者,向以身材长大、面目阔朗者为佳,肩须宽、背须平,即便是玉面小生也当有玉树临风的舒展派头。这些东西小时候看不出来,长大了才能略窥一二,所以梨园里讲究门第,也不全是趋炎附势的缘故,因为从父母的身材可以把孩子推知个大概。若是没见过父母,盲学哑习,就有很多人到了青春期被悲惨淘汰。

    沈斌泉可惜道:“这孩子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