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是他们不吃,拿回来留着一家人过年或者走亲戚啥的也是好的。 镇上的人踊跃报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五十个名额占满了。听说因为为了这件事儿,镇上的人还差点打起来。 果然白面馒头的诱惑力够大啊。 不过这些都不关李爱国的事儿,因为如今他正和大队长商量着要进城去借戏服呢。 原本这些事儿跟李爱国是没啥关系的,可家里有一个想看踩高跷的闺女,又有一个想要满足孙女愿望的老娘,所以李爱国硬着头皮就跟人家提意见了。 “要不咱们跟那些唱戏的学学,也化化妆穿点衣服啥的?!” 这就是李爱国的原话,然后也受到了夏建国的重视。 夏建国是这么想的,这可是他们镇上第一次办这么热闹的活动,可得好好的办妥当了,因为搞不好以后他们每年都要来这么一次,也能弄成个习俗啥的,这可就热闹了。李爱国这提议一说,夏建国就意识到了,踩高跷当天人们穿的衣服可能不够好啊。毕竟镇上人的生活水平条件有限,上哪儿去买来那种光鲜亮丽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衣裳呢。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李爱国的提议不就现成的嘛。 于是镇上的人一商量,赞同李爱国的提议,然后李爱国就被赶鸭子上架,跟着夏建国进城借衣裳去了。 好在这两人家里都是有自行车的,往后座上放一根绳子用来绑衣裳,这两人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 路上夏建国跟李爱国闲话道:“如今你们村里那个袁洪米也是发达了,正正经经的城里人,儿子也是城里户口,可比咱们这些乡下人强多了。” “可不是,”李爱国随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