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心之所惧(初篇完) (第4/6页)
道,术出百家,起源种花文明。 然后,百家归一?繁荣了种花文明? 我尼玛,还是不太对啊。 刘沧感觉各种烧脑,彻底放弃了深远思考,干脆拐回了这片东汉大地上。 刘沧琢磨,若是按照蔡邕最后对他的肯定来看,那这些所谓的名士看重的恐怕从来都不是背书颂词。 习文跟学识之间,似乎被他们隐约中划出了分界。 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见解,分析,创造。。。 这里从来就不是一个徒不能胜师的世界,也从来就不是一个不能以学术言论忤逆师尊的世界。 因为这里尊师,但同样,这里的老师对出师的定义中就有超越与不同。 甚至从他们对入学的定义上来看,授徒最初的意图便是培养出与他们不同或是超越他们的学生。 而所谓的师徒若子,踏马,有个人能这么教你,称师做父也不过分吧? 刘沧恍惚已经明白,这里的人并不比现代人聪明。 只不过他们一直在探索前行。 他们并没有退化人类的探索本能,或者说,不管出发点如何,他们却一直维护了人类的探索本能。 最可怕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探索,习惯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充满了争斗,同样,也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 若是一个两个也就罢了,但如果是整体性的。。。? 同样是蔡邕所说:“吾等儒门中人不屑为之。” 好吧,这是大汉的儒,你一个东汉大儒都这么说了。 天下文人,世家豪族,包括那些寻师觅友的庶民学子,这大汉之内,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