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8章 不服来辩 (第2/5页)
会,结余就变少了,有一部分人遭灾受难了,朝廷就没有能力去抵抗这个风险,就救不得太多的灾民。 这里面的风险,还包括面对战争的能力,战争能力的前提,就是物资,就是社会本身消耗的结余,钱只是一个代号。 一个国家,还真不是人口越多越好,对于中国这片土地而言,特别是农业社会之时。三千万人口组建出来的百万大军,与一亿人口组建出来的百万大军,其实没什么区别,以人口基数而言,都不是难事。 问题就出在给这百万大军的物资多寡!这就是这百万大军的战斗力高低。这是大层面上讨论问题。 就比如,唐初,战争动员上,军功赏赐极其豪奢,动辄以田亩奖赏,出征的军队要啥有啥,千里击突厥,不管动员多少人,也能把供给给你送去。 后来,就越来越不行了,朝廷为何会让安禄山史思明之辈节度一地军政?不仅是因为信任与否的问题,更多的还是来自朝廷中央没有了那么多社会结余,又面对许多威胁,只能让节度使们自己在当地筹措,在当地搜刮。 士卒们为何会跟着节度使造反?也不全是因为人人有野心要当大官,就算打下了天下,也没有那么多官封给几十万军队。只是因为日子越来越差,一日不如一日,节度使们自己搜刮筹措也筹集不出多少剩余,但节度使们面对士卒,可以把锅甩给朝廷,说是朝廷不给钱,怠慢了他们,节度使们为麾下士卒,那是尽心尽力的,有目共睹。 谁让士卒日子不好过?朝廷的贪官污吏呗!他们一个个酒足饭饱,咱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