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战利有点少 (第2/4页)
一定成不了大事。 历史上所有伟人之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狄咏显然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豁出去,豁出去之后会获得什么样的好处。 就如此番,他身为一军之主帅,却亲自冲阵登城,得到的东西,有许多,其中更有狄咏最为需要的,那就是七十万大军深入骨髓的敬畏。 另外,狄咏还真不是热血上头去拼命,他知道,全军上下,最精锐的士卒,都在他的亲卫之中,他更知道,一旦自己上阵,这些亲卫必然舍生忘死。 狄咏也选了大战中双方都陷入疲惫的时间节点上阵,都是在规避风险,但搏命,狄咏还是搏了的,虽然只搏了片刻。 狄咏也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在高位权柄与富贵中,磨灭迷失了自己的胆气。 胆气,也是成就大事的必备要素。 狄咏也深刻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真正豁出去的事情,永远只能在最为需要的时候才能去搏。 在那些开创过伟业的人中,其实狄咏最佩服的就是秦王李世民,也最想学习秦王李世民的崛起之路,秦王李世民的崛起之路,就是一个学习的标准榜样。 李世民,有一个围绕着他的军事利益集团。李世民,有一颗从始至终都没有磨灭的勇气,每每上阵,必为先锋,甚至身为主帅,一旦开战,必然亲自率领骑兵冲阵。 他保持着这份勇气,直到皇位争夺之时,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弟,逼老爹,如此才上位,天下无人敢说二话。 乃至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在面对突厥的巨大危机之中,还敢以身犯险,亲自在渭水河边与突厥可汗谈判…… 哪怕不说李世民,从古至今,伟业者,其实都与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