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6 (第3/4页)
地回:“肯定不是眼神儿的问题吧。” 大半夜的,刚开完酒会、谈完正事,就直接来找她,潘小园心里头还是有些惊讶,又有些小小的窃喜,于是也不计较他的态度。打趣一句,见他笑了。 武松点点头,随即收回笑容,一字一字地说:“他是来劝我们反的。” “……反?” 潘小园这下子出乎意料,瞠目结舌了好久。曾头市在她印象里,不一直是抵抗黑势力的“良民”,如何却成了处心积虑的反贼了? 还是试探着评论一句:“咱们眼下不已经是梁山贼寇了,反贼的帽子戴得头上都起茧了,还能反到哪里去?” “造反”这个概念,在当前的年代里,固然被视为洪水猛兽,说一说都嫌罪恶;但潘小园心里却对它没什么太大的抵触,毕竟学过那么多历史课,知道这事要辩证地看。 武松手里玩着一颗银杏果,摇头:“不,他的意思是,揭竿而起的那种反。” 占山为王是一回事,揭竿而起又是一回事。就算是在梁山,这四个字也不是随随便便能说出来的,提起的频率比“替天行道”要少得多了。偶尔有那不晓事的说漏嘴,多半还要赚宋江一个黑脸,自讨没趣。 占山为王,尚且能有些后路。这年头朝廷不作为,官逼民反的事例数不胜数,而官兵羸弱腐败,剿匪哪里剿得过来,于是经常便改走怀柔政策。老百姓心里头门儿清,歌谣都编出来了:“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一条捷径,之前的黑道兄弟已经开出了不少先例。 然而“揭竿而起”,则是彻底的破釜沉舟,跟大宋官家死磕到底,要么黄袍加身,要么尸骨无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