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3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4 (第3/4页)

铺”那次的合作愉快,算是加了不少信誉分,那掌柜的也只好硬着头皮给办了。

    而潘小园自己,眼看着买个铺子都如此不顺,不得不考虑起来,以后自己若是真的发家致富,要做到“名下产业无数”,怕是没那么容易。但凡有谁起疑心,来个“顺藤摸瓜”,查出她真实身份来,可有点难办。

    先不多想。董蜈蚣再次提醒她:“大姐,你手头到底有多少钱?别不够……”

    知道她的大部分积蓄已经贡献给了风门,剩下的让她不知周济了哪个“弟弟”,这会子基本上算是个无产阶级。

    潘小园看他一眼,直接摸出几块金子,排在柜台上。

    “掌柜的,给称一下。”

    董蜈蚣直接傻了。大姐怀里藏着聚宝盆不成?

    当然不是她自己的金子。武松从大名府分来的“民脂民膏”,其中的金子,让她找人随便熔了下,眼下已经看不出“公款”的形状。

    那掌柜的见客户出手阔绰,也管不得顾虑她女人买房置地了,赶紧叫人取天平来。

    潘小园怀揣州桥黄金地段商铺地契,信步走出牙行。忍不住偷偷的笑。

    拿未婚夫的积蓄全款买房置地,还是只写她一个人名字,自己送自己一个大写的“渣”字。

    宋代流行厚嫁,嫁妆一般比彩礼还要丰厚,直接导致男女初婚年龄升高(女大约18岁,男的二三十)。嫁妆高低直接决定在夫家的地位。比如范仲淹曾规定,族中男女嫁娶,彩礼规格20贯,嫁妆规格30贯;苏轼曾经资助一个女性亲属200贯出嫁;秦桧老婆王氏出身名门(和李清照是姑表姐妹,但两家十分疏远基本上不往来),当年的嫁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