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0 (第2/4页)
武松多有同情和容忍。但道上没走几天,她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落叶成泥,寒风萧索,一队行人簇拥着一辆小轿,逶迤行在路上。 当今世道不太平,山东地方又出了梁山匪人作乱,因此来往旅人更是格外小心,能白天赶路,就不趁夜,能结伴而行的,就绝不落单。 眼下路上走着的,是登州府一户大户人家的队伍。轿子里坐的便是他家未出阁的千金,姓贾,由于母亲亡故,父亲年迈,便启程去往南京应天府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一个老仆领路,带着几个奶娘小厮丫鬟,每日走走歇歇,还得提心吊胆,生怕让山大王们盯上。 幸而今日路上碰见了去东京做生意的一家子,随行还有个人高马大的镖师,一看就极有安全感。另外几个男丁也像是会些拳脚的。那贾家老仆连忙请求跟人家结伴,对方痛快答应了。 这会子已经行了半日。沿途无甚风景,又加上方言不通,因此两拨人除了必要的客套,也都是话语寥寥。 大约是路上太无聊了,那领头的生意人,叫什么张闲的,不知怎的就和轿子里的贾小娘子攀上了话。他一开口就是登州地方方言,说得跟本地人分毫不差,逗得那小娘子在轿子里咯咯直笑。 那老仆看了一眼,摇摇头,哀叹一句如今的年轻人太随便。但毕竟是自家小主人,不好说什么;对方眉清目秀的不像坏人,又是萍水相逢的客人,过了今日就江湖不见,再者两人连面都没见上,隔着帘子说两句话,于礼数上也无伤大雅。 这一聊就是一路。连那贾家的奶娘丫鬟都惊讶,平日里冷若冰霜的自家小娘子,这会子温柔活泼,和那姓张的客人似乎有说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