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3/4页)
形是“一二三”型,加起来正好六个错落排站,无论谁手里没东西,都分外打眼。 “陶湘,你把花球都给我们了,那你表演的时候怎么办?手里不拿东西吗?”有女知青抱着陶湘分发的,被洗干净后的红花球问道。 按安排站第一位的陶湘摇摇头:“花球不够了,我拿别的吧。” 说着,她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本巴掌般大的红封面皮厚书向众人示意了一下,正是陶家叔婶给寄的□□。 这本□□是出版社特出的精装,陶家夫妻俩好不容易才给陶湘抢到一本,这不之前眼巴巴地给寄来了,现在一手拿在手里也算合适。 “我家里人给我写信说,现在城里又流行起诵读这个红语录了,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都在读呢!”男知青艳羡地摸了摸陶湘的书,“这本摸着纸感真好,肯定要不少钱呢吧?” 目前□□还没有在穷乡僻壤的北地大量传播,他们这旮旯地里是没得卖这个的,起码现在还没有。 陶湘大方地挨个给他们看了:“我也不知道多少,是我叔叔婶婶给寄来的。” “你叔叔家对你可真好……”有女知青禁不住感喟了一声。 陶湘摸了摸滑腻的下巴,她其实也这么觉得。 □□第一次被陶湘拿出来就吸引了知青们的目光,很快因为大家拿着道具排练的时间长了,屯里人便也看出了陶知青手中这本语录书格外的特殊宝贵。 这个时代最为老百姓追捧的就是伟大领袖的一言一行,而陶湘手中有着旮沓屯唯一一本主/席语录,这看在别人眼中就是高大上的象征,简直是个人崇拜的楷模。 陶湘的形象无意间又拔高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