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科举 (第3/4页)
不过《儒林报》好像还没有吸取教训,搞出来的文章依旧飘在天上,即便是继续白送,发行量都赶不上《贞观报》和《千秋报》的零头。 好好的一份高端报纸硬生生变成了保守派文人自嗨的场子,让吴正义大叹可惜。 在一片祥和之中,贞观朝的第一次科举拉开了帷幕。 十月二十,科举开始。 这次科举因为太子冒着被吃竹笋烤rou的死命干预,整个考试的规则与之前的科举完全不同。 科举分科从原来的大小三十一科单独考试,变成了统考和专业考试两部分。 统考只有一科考试,主考基础的文化、算学、基础常识和一篇命题文章。 专业考试分为农牧、工程、水利、会算、军事、律法、医科等八科,其他乱七八糟的考试科目全部废除。 每名考生都要参加统考,专业考试需要考生自己填报,但是每人只能填报两科专业考试。 考试安排是每天一科。 考试评分规则是统考占总分的四成,专业课成绩占六成,报双专业考试的考生成绩以分数较高的科目与统考分数相加为最终成绩。 这次科举不但在考试科目上和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连阅卷的规则都做了细化,引进了考卷糊名、答卷誊抄和专业老师阅卷制度。 李承乾一力主张废除行卷,不过李世民否定了他的激进要求。 毕竟大唐的读书人就那么些,不管行卷制度有多少问题,也不管它公平不公平,只要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