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 死磕 (第3/4页)
气生产、储存等设备都是成套的,可以拿来就用,先让空军培养一批驾驶员还是没什么问题。 水电站的工程量不小,还要提前勘探地形,这时候那些道门的堪舆大师就派上用场了。 这些人虽然是以研究风水、数术为主业,但是他们的那套理论用在工程建设选址上相当的好用,而且还有都水监和琼崖自己的人才配合,水库的位置勘探进行的很顺利。 毕竟这不是什么大型水电站,只要能保证安全,可以达到预定的蓄能能力就行。 贞观四年二月初,水电站开始动工。 有了秦朗提供的大批机械帮助,琼崖的钢铁和水泥生产火力全开,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水电站的大坝主体就基本完成了。 不出意料,整个建设过程中,最耗时耗力的就是发电机组的安装。 吴正义虽然懂水力发电的原理,但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实际的施工过程只能靠那些本土的施工人员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一直忙活到贞观四年的十月,水库开始蓄水,这时候配套的电力传输设备和工厂都已经建成小半年时间了。 等到水电站试运行的时候,也是状况百出。 因为没有经验,先是把大半建好的输电线路和设备烧毁,之后又出现了严重的生产事故,造成二十多人的伤亡。 磕磕绊绊的来到贞观五年的二月,整个水电站的运行才算是变得正常起来。 这段时间,吴正义在死磕电力生产,琼崖各地的工厂却是悄悄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