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零年代_分卷阅读1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8 (第3/4页)

不需要招工表,不需要病退证明,不需要大学录取通知书……只要你想走,就能走,任何人不得阻拦。

    哪怕是当地的家人,也只能挽留,不得强行阻拦知青回城。

    从养殖场看兔子回来,短短一段路,许清嘉就听见两户人家在争吵在痛哭在哀求。

    知青是可以回城了,但是配偶户口无法随之迁走,便是子女最多只可以有一个人迁回父母所在的城市,而且有年龄及婚否的限制。

    没在当地成家的知青欢天喜地,毫不犹豫地去公社的知青办登记。

    已经成家尤其是有了儿女的,满目的茫然不知所措。拖家带口的知青大多数是很早之前就来的,他们中有些人在这里待了十年不止。配偶在这里,孩子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另一个家乡,很多人以为一辈子都回不去了,也准备好在这里待一辈子。

    不防天降惊雷,他们可以回城了,然而这里的家不能带走。

    犹如整个人硬生生被劈成两半,一半在火里烤,另一半在冰水里浸。

    一边是老迈的父母,前途,生活环境更加优越的故乡。另一边是相伴多年的伴侣,年幼的儿女,艰苦的生活条件。

    怎么办?

    许清嘉听得心里难受,加快脚步回老屋。结果到了老屋,依然听见了低低的哭泣声。

    她扭头看了看自己当年的那间屋子,老屋的四间厢房都租给了知青,这一间租给了一对小夫妻。男的是七零年来的武汉人,女的是七二年从省城下来的,两人去年春天结的婚。

    两个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