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5 (第1/4页)
那再好不过。洋洋就拜托你了,辛苦了。” 王明华笑:“我可是拿着薪水的。” 叶胜美便也笑了。 这一年的夏天,余市发生了一件大事,轰动全国。 江平业去年在市内挑了十二个公社试点土地改革,试验包产到组,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哪一种方式增产效果最好。 今年夏天,每个公社交出自己的答卷,收成队不如组,组不如户。 尤其是实行包干到户的红河公社等三个试点公社,粮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7%。特别是红河公社,因为养殖户众多,粪料充足,增产42%。 江平业安排报纸对这个成绩大书特书,还专门报到中央,杨公批示推行三年看看。 一下子,余市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不只市内省内甚至全国都在讨论双包到户的正确性。 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江平业已经在整个余市推广双包到户。 市委里不乏人想阻扰,觉得江平业在开历史倒车。然而下头的公社纷纷主动申请实施双包到户,产量说明一切。 老百姓可不管你开不开倒车,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吃饱喝足还有闲钱耍才是王道。 江平业早已在余市站稳阵脚,又民心所向,那点子阻扰,根本不能对他造成影响,双包到户热火朝天的在余市农村推行开。 身在农村的许清嘉更能感受到大家对江平业的支持。 今年夏天交了公粮之后,各家各户的谷仓里都还剩下一大堆稻谷,这是几十年来都没有过,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