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不带纸的后患无穷_29逐渐开始的音乐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逐渐开始的音乐之路 (第5/8页)

“很骄傲嘛,李制作人。”

    洹载没有搭话,继续说:“当时Peak9第一张专辑,走的还是十几年前聚星永华打造当时的音乐偶像的路子。十几年前的乐坛流行什么:给一个音域音色都很好的歌手树立人设,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给歌。走歌姬路线的每一首都是史诗主题,譬如安室奈美惠;走清新路线的每一首都是歌颂生活,譬如范玮琪。但当时歌手展示自我的舞台不比现在多,参与到竞争的也不再是本国语言的歌手,而是全球化市场,异常丰富的传播渠道和社交网络。全球化指的是,歌曲可以通过贩卖版权到达世上所有音乐市场,听众会有比较说,诶你这个曲风怎么还这么古老,国际上流行什么,你怎么还这么糊弄听众,这一点瘸腿的话,问题在不仅仅得不到新的粉丝,还会把为数不多的受众赶跑;传播指的是流行度,这跟前面的市场有关,在社交网络打上‘难听’风评,你猜更多没听过的人是会听一听,还是直接放弃打开?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给歌也不能像以前一样。

    “我提出了这个异议,没有被完全采纳,于是我用了我签约聚星永华的条件之一:可以自己出单曲,试图用这个说服高层。”

    “是那首?”我问。

    洹载点点头:“歌曲我自认可以给90分,当时只用了半天就做完,预热了一周放出。起初反响平平,当时日榜收听大盘(有多少人在那天使用软件听了歌)在1000万人次,这首歌维持在10万左右,收听挂在日榜前100,挺难的,差点掉出去。直到Myth和国民之子出事,粉丝跑到Peak9,这才从90多的排位一直升到第一,同时段收听最多800万人。这才有了Peak9后面的制作主动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