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 (第4/4页)
说,“我们一起。” 他微微点头。 这个竞赛,最终定下的人是五个。叶径、叶翘绿、邹象、吴天野、汤玉。 昌艳秋报了H大的周末志愿下乡,便退了出去。 李老师的建议是从一户开始做起。一户要求的单人、双人、三口、三代同堂四种户型,和叶翘绿先前的大作业户型有相似之处。 李老师鼓励说:“在完成一户的基础上,往百姓冲刺。” 同学们就这样接下了这个竞赛。 白天的课照上,晚上几个同学待在教室研究户型。 这个阶段走得很快。 40平方米,从单人到三代同堂。通过模块化的楼板、家具灵活转换,利用的是空间共享。 这个概念是邹象说出来的。“在日本有一个名字叫‘孤独死’。即是一户住宅等于一个家庭。这次的竞赛命题其实是把居民单位扩大。要思考的不是一户人家如何居住,而是这3000户的社区如何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邹象的想法,让大家找到了新方向。都是优秀生,对于单体的认知能力比较强。才四天就定下了基本方向。 把开放性和私密性结合起来做一个户型,再假设四个户型为一个最小的组合体,共享某些公共设施。而当越来越多的组合体再组合时,则形成了生活基础组团,共享的便利亦随之增多。 第五天,叶径提议说:“不如挑战综合类。” 一户、百姓、万人家三个层次的设计完成之后,再提交一个策划提案,即是竞争综合类奖项。 “野心不小啊。”说归说,吴天野拍了掌,“行,要玩就玩大的。” 邹象看向两个女生,“你们呢?是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