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节 (第3/6页)
东亭县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平州最富盛名的青阳书院却有些坐不住了。 与其他州有些不同,平州因其临海且位于三国交境处,常有三国文人于此文斗,许多大历文人为了彰显国威都会来到平州,与其他两国文人文斗,这些大历文人文斗之后往往都会互相引为好友,常常聚会,于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不亚于平州国院甚至犹有胜之的书院,这便是青阳书院。 青阳书院以其真正地践行了“有教无类”而闻名。国院入学有最低境界要求,而青阳书院却完全没有,只要通过了入学测试,哪怕连童生都不是也能入学青阳书院。青阳书院之人也一向为之自豪。 然后就出现了东亭县的“东亭第一国立小学”——至少许开是这么为它命名的。 在“东亭第一国立小学”那无视境界、无视出身、甚至连学费都无视的真真正正的“有教无类”的政策之下,青阳书院的招牌好似笑话一般在空中飘扬。 “所以,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青阳书院后山的一座小亭内,院长撑着自己的头,看着自己面前的两位好友兼同事,如此问道。 两位同事面面相觑。 由于青阳书院只需要考试就可以进入,而进入其中几乎确定了未来至少也能考上童生,甚至只是考上童生对青阳书院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耻辱,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来碰运气,这也是一个重要生源。 然后东亭县那边出现了一个没有任何门槛、你来就让你入学的学校, 就算两边的先生上有差距,但前三年童生教导、后六年秀才教导、若有优异的学生还会聚集到一个班上由举人教导,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是想都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