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9/10页)
户前来报名,届时安居巷里又会增多不少人手。 而铺子里的盈利则是在曹德意料之外,那日集市上几间铺子里呈放上来的物品,基本上全都售空,包括原先被杨夫人不喜的琉璃镜,这让曹德的钱袋鼓了不少,短期内可以不用愁为工人们发工钱了。 在集市结束后,如曹德所料那般,安居巷里连着好几日都在办喜事,迎娶新娘,不过也有这安居巷的姑娘看上了附近的庄户小伙,再嫁到附近庄子上后,带着夫婿回到安居巷工坊一起做工,只等农忙时再回去忙地里的活儿,这样赚的就比旁人多不少。 这样半农半工的小家庭有不少,眼见他们将日子越过越好,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庄户都会在农闲时进安居巷做工,他们专挑计件的工坊做活,干多少活拿多少工钱,虽比不得长期做工划算,但好在来去自由。而有些庄户家里儿子生得多,家中田地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伺弄,干脆就将其中一两个儿子送到工坊里,还能节省不少口粮。 曹德先前派去寻找棉花的人手也陆续回来,这些人是分了好几批拨出去,离得近的已经送了不少棉花种子回来,曹德对棉花很是重视,特地甄选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农来种植,他还寻了几个从边疆过来的种棉之人,就是为了确保这些棉花能如愿长成。 另一边,他找了不少木匠,专门生产改良版的纺纱机、织布机。只等棉花培育种植起来后,随时都可以招工开纺纱坊、织布坊。 而曹德在忙着种棉花、造工具时,杨夫人也没有闲着。 原先丁夫人为曹昂相看姑娘时,杨夫人望之心痒难耐,早就想为自己儿子也寻个媳妇回来,但彼时曹德年岁不大,又整日见不到身影,杨夫人顶多就是念叨几次。但近两年,曹德身量拔高,远非昔日小豆丁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