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64节 (第6/7页)
“想来他是仿照北客才能写出如此文章的罢?文是好文,可读起来不知少了些甚么。” “是少了风骨罢?” 众人大笑。 这股风凉话很快被裴少淮堵了回去,堵得他们哑口无言——他在东林书院和苏州府学月末的联考中,夺得了第五名,比崔正已还高出一名。前四名是中式多年的中年举子,高裴少淮一筹倒也正常。 联考卷子是弥封后,两个学府的教谕联手批改的,自然没有不公正的道理。 考试中,考官出题问:“上下互敬当如何?”上下,即上下级关系,问学子们如何处置官场上下级相互敬重的关系。 裴少淮写道:“夫下之敬上,敬其贤与贵;夫上之敬下,敬其才与能也。” 下级敬重上级,敬重的是贤能;上级欣赏下级,欣赏的是才能。裴少淮以此作为基础,展开论述。 至于那个“贵”字,在这世道里,凡有上下,必分尊卑,这是避开不了的。 裴少淮的卷子被贴出后,引来东林学子围观,只见卷子上的文风古典而不冗长,清爽而不跳脱,内敛而不失锋芒。 与《崇文文卷》上面那篇文章一样,都是上乘之作。他裴少淮不是仿照谁,而是学问文风向来如此。 …… 联考得了第五名,在裴少淮看来并不算甚么,他更看重那位南居士的点评。南居士对裴少淮文章的欣赏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对文章中的不足又直言不隐。 南居士在文中指出,裴少淮抛开世道去谈圣人教化、谈人之善恶,恐怕不足以服人,若想继续斟酌完善,可从世道的繁盛与否入手,再加以论述。 裴少淮看后,十分受用。 他本就觉得这篇文章还缺些甚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