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25节 (第4/6页)
而既然军令在政令之前,那么军令还未到位的情况下,今日乾清宫的谋划其实不能往外传递。 皇帝瞅了一眼刘瑾,这位司礼监的大公公知道有些话该自己说。 “……开海是为复套,复套是为平边患,平边患是为靖四方。诸位都是陛下心腹,朝廷的规矩也都知道,宫里议的事以司礼监批红的圣旨为准,司礼监没有批、而外面又在传的,司礼监是不会认的。” 他这是狐假虎威,谁都知道,正德朝,司礼监的批红权已被大大的限制。 朱厚照接着说道:“若是无事,便各自退去吧。退下去后,内阁并吏部、兵部商议浙、闵两地都指挥使的人选,户部将今年choucha预备仓之事安排好,至于浙闽总督……若是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递奏疏进来。” 这个人选很关键,所以皇帝的意思是今天不宜立即决定,还是要琢磨琢磨。 “至于杨阁老,今年还不知情况如何,若是局势还好,三十万两之外,朕会再拨银两。若是局势很坏,那便要等等。老有人说朕年少、急躁,但其实复套之事朕是有耐心的,杨阁老也要把握好这个节奏才是。就今年而言,宁夏、大同、宣府都不能再乱。” 杨一清、杨尚义和周尚文一齐出列,“谨遵陛下圣意!” 朝臣退去之后, 朱厚照坐在西暖阁的龙椅上,久久不愿离开。他怔怔得望着殿门之外的黑瓦红墙和白净白净的殿前广场。 他心里还是在想着这些事,想着……有没有错漏的地方。 “尤址。” “奴婢在。” “去将张永叫来。” 张永先前是监军,这一路他倒是和杨一清相处的还行。西北这样的重要边疆之地,宫里照例是要派出镇守太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