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209节 (第7/7页)
。他们位置太高,如果劝不成,不就是平白让杨应宁得罪了内廷外廷吗?而且他们都涉足朝政过深,朕不想太过复杂。你们两个人去最好,既能代表朕的意思,也能简单一点。这只是单纯的一次劝说,成不成朕都不会怪罪,话带到就好。” 说到最后皇帝都有一口叹气。 刘大夏的结局已定,这个时候以杨一清的政治影响跳出来提这件事,实在不好。 尤其……朱厚照也记得杨一清也是很有个性的清流之臣,他万一给你来个血谏、死谏的,那个局面就不好了。 “陛下……因何叹气?”郭尚坤不解问道。 “朕叹气,是因为朕知道杨应宁一定会做这件事,几乎很难劝得动。” 大明的一些臣子有些轴,有些人轴没事,作为皇帝有的是办法揉捏他,但像杨一清这样的人,朱厚照并不希望他轴。 说到底,朝中又能有几人能让他放心的把西北上千里的防线交给他呢? “陛下有命,臣等必定尽力而为。但正如陛下所说,杨应宁公此番进京,在他看来必是凶险重重,若是不为刘大夏求情,清流不会放过他,想必,他自己也不会在心中说服自己。” 这就是朱厚照所担心的难处。 “可若他……就是求了呢?”郭尚坤呢喃问道。 朱厚照把手中的奏疏放了下来,盘腿坐了起来,“嘴长在他身上,他自己要说,谁能阻止?只是如果真的事态扩大,他和朕顶牛,朕不得不迁怒于他,希望他心里不要委屈。朕,也并非伤不起他的心,朕是不愿意伤他的心。无论怎么说,他是替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