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嬴鱼 第167节 (第2/7页)
瞬间,黄歇其实就已经在此次出使秦军营的谈判中落于下风了。 对黄歇退兵的请求,蒙嫣和都没用她手底下的辨士,自己或三言两语简短批判,或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的正反向论证,都能信手拈来,充分展示自己深且广的学识。 在她还十来岁的年纪,就能在秦鱼初为栎阳令的堂议上与法家弟子辩论如何判决民案而不落下风,如今她修兵尽十年,一朝用处,已见效果。 春申君黄歇铩羽而归。 蒙嫣和铁了心的不退兵,黄歇无法,只能启程去见蒙骜,企图说服蒙骜这个主将退兵,这样蒙嫣和所带领的一万先锋军就不得不撤军了。 蒙骜只丢给黄歇一句话:“我秦国此次攻楚,乃是为我秦国河内讨公道来了,如果楚国不从河内撤兵,我秦国五万大军,将会兵临郢陈,我秦国,就是战死最后一个兵卒,也要与楚国一较高下。” 蒙嫣和作为女儿l还能具有君子风范和风细雨绵里藏针的与你辩论一番,到了老子蒙骜这 里,言简意赅,直接放言威胁,不服就打,秦国何曾怕过你楚国吗?! 治理国家是一个过程。 秦鱼在秦国经营十年,如今才能有底气同时与三国开战,为了拉拢齐国,还不得不交出去诸如烧瓷、烧琉璃、水磨纺织等技术机密。 黄歇成为楚国的令尹才几年?楚国在他手里,能维持稳定不下滑已经算他执政成功了,此时的楚国,除了联合其他国家打打擦边球,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气来与秦国硬刚。 而且,在国都附近开战,若是打赢了还好说,若是打输了,难道楚国要再一次迁都吗? 黄歇是不想认怂的,他在秦国的时候,已经认过一回怂了,但形势逼人,逼的他左右摇摆,在从河内撤军和不撤军之间犹豫不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